影响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因素十分复杂,如水泥水化放热及矿物组成、外加剂及掺加、环境条件、混凝土搅拌及运输、施工配合比、水泥用量和矿物掺合料用量等。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引起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原因。
1 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影响因素:水泥 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和其矿物形态,直接影响到水泥水化硬化的进程以及对外加剂的吸附,因此对混凝土的施工性能有很大的影响。水泥水化消耗自由水,并产生水化产物,使新拌混凝土的黏度增大是导致坍落度损失的主要原因。水泥熟料四大矿物为硅酸三钙、硅酸二钙、铝酸三钙、铁铝酸四钙。其中铝酸三钙水化最快,如果没有合适的调凝组分,铝酸三钙很快水化生成片状的水化铝酸四钙,这些水化产物相互搭接,致使新拌混凝土很快丧失流动性。硅酸三钙水化反应也很快,并且由于硅酸三钙是水泥熟料中含量高的矿物,其水化程度直接影响浆体的凝结硬化。因此,熟料中铝酸三钙和硅酸三钙含量的水泥,特别是铝酸三钙含量高的水泥,初期水化快,易造成混凝土坍落度损失。 水泥组分中的石膏也会对混凝土的坍落度产生很大影响。在水泥粉磨过程中,由于熟料温度很高,会使水泥所用的二水石膏发生脱水形成半水石膏、无水石膏,使硫酸盐的活性增加。因二水石膏的溶解度和溶解速率小于半水石膏,但大于无水石膏,故石膏能调节水泥硬化凝结时间。掺入一定量石膏后,会使水泥水化速度变慢,但掺入石膏量不足或过多时,反而会使水泥的水化速度增快,导致浆体丧失流动性。石膏存在时,C3A与石膏反应生成钙矾石。如石膏的活性与C3A匹配,则生成凝胶状钙矾石,覆盖在C3A面,抑制其水化,这时混凝土工作性良好。如果石膏活性不足,生成针棒状钙矾石及水化铝酸钙,造成水泥浆体流动性丧失。如石膏含量过大,则会生成条状次生石膏导致流动性丧失。 水泥生产厂家为了提高水泥的标号,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添加适量的助磨剂以提高水泥的比表面积,改变水泥颗粒级配,使水泥颗粒堆积体重空隙率增大,需水量增大,导致水泥水化反应加快,坍落度损失增大,施工性不好。 水泥熟料在生产过程中由原材料带入少量的碱,部分碱固熔到熟料矿物中,部分以可溶性碱的形式存在。可溶性碱对水泥的水化有促进作用,对混凝土的施工性和强度都产生影响。有专家研究过碱与混凝土外加剂适应性问题,研究指出:可溶性碱加快了水泥的水化反应,从而导致了水泥的需水量增加,坍落度减小,坍落度损失增大。2 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因素:外加剂 现如今,外加剂和水泥的种类繁多,不同的外加剂与不同种类的水泥之间的相容性也有很大的区别。水泥与外加剂的相容性与其对外加剂的吸附量有关。外加剂主要被吸附到水化产物表面。凡是水化快和产生的水化产物比表面积大的水泥,吸附的外加剂就越多,与外加剂的相容性就越差。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中,水化最快的是C3A,其水化产物比表面积较大,因此对外加剂吸附较大。水泥中几种矿物对外加剂的吸附能力为: C3A>C4AF>C3S>C2S 在水泥开始搅拌后,外加剂随之被吸附到水泥颗粒表面,首先吸附减水剂并迅速起水化反应的是C3A、C4AF,而在水泥矿物组成中占绝大部分的C3S和C2S开始吸附并水化反应时液相中外加剂的浓度已经变得很低,且水泥颗粒表面的电位值减小,故混凝土的和易性变差,坍落度变小。昭通作家群是一个以地域来命名的文学作者群体,他们文学创作的相对丰收与他们文学发生地经济的相对落后,构成了一个奇特的反差,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昭通文学现象。在全国被作协认定的4个创作群体中,昭通作家群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市级地名命名的作家群。
关于昭通作家群,最简明扼要的说法,就是指昭通籍的写作者,主要包括两部分人:一是至今还生活在昭通的作家;二是已经离开昭通来到昆明后继续写作的作家。
这个群体三个层次的作家:第一个层次是奠基者,这批人有蒋仲文、曾令云、邹长铭、甄朝彬、朱冬才、陈孝宁、夏天敏等,他们作品的共同点是极富有昭通的文化意味。虽然蒋仲文的作品在创作手法上有一点现代主义的因素,但骨子里的东西仍然是昭通本质文化精神的体现。第二部分的作家经历了出去——归来——再出去的人生旅途。如黄玲、潘灵、雷平阳、付泽刚、胡性能、张仲全、刘广雄等。当然这部分作家中雷平阳和张仲全没有“归来”的经历,但他们的创作理念大概是一致的。这批作家就是人们通常说的“昆明的昭通籍作家”。 昭通作家群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创作者首先是昭通人,他的作品要有昭通式的文化思考,他的整个创作背景要体现昭通的人文思想和自然文化景观,他的叙述是昭通式的叙述。
文章来源:《水泥》 网址: http://www.snbjb.cn/zonghexinwen/2022/1209/1553.html
上一篇:求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设计的毕业论文
下一篇:水泥议论文格式(水泥论文参考结论)